江海晚报网新闻中心

40年前《中国南通剪纸》惊艳现身

本网讯 “这本《中国南通剪纸》合集品相完好、品类齐全,剪纸老艺人刀工精湛、功底深厚,对我今后在剪纸传承和创作方面会起到促进作用。”昨天,南通剪纸非遗传承人李海烽向记者展示了一本《中国南通剪纸》合集,“前几天,我和父亲在家中整理剪纸档案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本他当年收藏的剪纸合集。”

南通剪纸、刻纸艺术历史悠久。几十年来,经过老一辈剪纸艺人和新一代民间工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发展传承,南通剪、刻纸艺术水平有了空前提高,形成了构图严谨、题材丰富、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并闻名国内外。2010年,南通剪纸入选第二批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海烽今年34周岁,出生在我市一个剪纸世家。他的父亲李明清自幼就跟随外公、母亲,学习剪纸艺术。数十年来,李明清勤学苦练,练得一手好技艺,现为南通特殊教育中心剪纸课的专职教师,教聋生们学习与创作剪纸,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得到发展与传承。

李海烽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剪纸艺术的熏陶,并从少年时代开始学习剪纸艺术。他毕业于湖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系,目前专职从事剪纸艺术的创作与创新。

《中国南通剪纸》合集共有80幅,有清晰完整的中英文目录。这些剪纸作品既有《南湖》《井冈山》《韶山》等刻画革命圣地的作品,也有《脸谱》《敦煌舞蹈人》《仕女》等表现历史文化的作品,还有《蝴蝶》《花卉》《锦纹花》等传统纹样的作品。

“这些剪纸作品装在一个锦盒内,盒子上有‘中国南通剪纸’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赠’的中英文字样。”李海烽说,南通剪纸以刻制为主,画面结构严谨、造型生动,这本《中国南通剪纸》合集在上世纪70年代,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选为建国30周年礼赠送外宾。

记者 尤炼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