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晚报网新闻中心

长江入海口到黄河“金三角”,南通与运城深化劳务协作——以优势互补 促共同发展

专场招聘会、政企校座谈、签订劳务合作协议……2日至5日,市人社局率各县(市、区)就业服务机构及26家优秀企业,在山西省运城市密集开展劳务协作活动,将长江边的南通介绍给黄河岸的运城,以运城的人力资源助力南通的产业经济,以劳务协作促进两地共同发展。

两地政府搭台

过细做好就业服务

“我们这两个月要投产两个车间,仅核心操作岗位就需要2200人,全年招聘计划超过1万人。”3日上午举办的运城市2021年“春风行动”江苏南通专场招聘会上,恒科新材料公司人力资源副经理周光明提出的招聘需求,让当地人社部门、人力资源公司眼前一亮。中天钢铁是另一个用工大户,“一期投产就要3000人,总体投产后需要近万名员工。”公司招聘负责人王卫峰说,主要需求电子机械、冶金类的技术人员。

此外,中天科技、桐昆集团、梦百合等企业的招工需求也在1000人以上,“这场招聘会,我们优选了南通26家企业,带来13000多个岗位。”市人社局就管中心主任唐晓春说,他们要求各县(市、区)就业服务部门精选适合运城劳动力特点的企业和岗位,并由主要负责人带队参加此次对接活动。

运城市人社局、总工会、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也来到了现场,为求职者提供政策咨询等服务。退役军人事务局还将正在参加培训的50名退役军人带到现场找工作,这群身着迷彩服的小伙子引起了唐晓春的注意。他赶紧和工作人员商量,希望能在第二天的培训中空出一个小时,“我们去宣传一下南通”。第二天一早,招聘团队就兵分两路,就管中心副主任张青带着中天钢铁招聘负责人去给退役军人们介绍南通,邀请大家到南通来工作生活。

专场招聘会当天,他们还巧遇了要出发前往南通工作的20多名运城老乡。“今年我们已经向南通送去了近千名务工人员。”山西联众人力资源公司副总经理、苏晋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王美娟说,去年送去南通的务工人员中,有一半留在南通过年,年后也继续留在南通工作,“因为盐湖区依托我们在南通开办的苏晋人力资源公司,设立了在外务工人员南通服务站,所以服务也比较贴心、到位。”

校企平台对接

建立长期协作关系

交换名片、互扫微信,3日下午,南通与运城共同组织企业、学校、人力资源机构座谈,主持人还没来得及讲开场白,大家就都提前热络起来。

“我们学校的焊工、电工这些专业,和你们的需求很对口,有大专生,也有成人技术培训。”运城龙翔技工学校的校长助理袁萌找到中天钢铁的招聘负责人王卫峰,“我们可以直接给企业提供技术工,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式培养。”

与相关的技能学校对接、开展长期合作,正是中天钢铁招聘团队近期考虑的事情,“我们的总体用工需求比较大,光靠招聘可能比较难,与学校合作可以按公司需求培养,然后整建制输入技术人才。”王卫峰与袁萌一拍即合,“先把公司的用工需求发给她,回去再和公司商量一下,考虑派技术人员到学校,与学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让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运城学院是个本科院校,每年毕业生达5600多人,“以前学生主要是留在山西或者去陕西、北京等地,近些年就业方向开始向南方转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石绍胡说,之前和南通的联系比较少,通过这个机会和南通的人社部门、企业联系上,也让学生多了就业选择,“南通的制造业很发达,我们的机械、化工、材料等专业都有南通产业需要的人才。”

江苏大众、江苏锦辉、山西联众、南通苏晋等几家人力资源公司也努力搭建好学校、企业及求职者之间的桥梁。作为山西最大的人力资源公司之一,山西联众有着超过200人的专业经纪人团队,“这几年合作下来,来咨询南通企业的求职者越来越多。”王美娟表示,他们会尽量将南通的企业与本地的劳动力进行匹配,帮助当地求职者就业的同时也解决企业用工难题。

“运城是个劳务输出大市,这样的对接既能为南通企业解决用工难题,也能促进本地就业工作、增加本地人收入。”运城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景鸿介绍说,他们今年已主动发布用工需求岗位近20万个,“点对点”输送1.2万余人外出务工,“我们将持续密切与南通的联系,加大宣传力度,加上这个月底运城可以直飞南通,我相信会有更多运城百姓到南通工作。”

四省五市签约

拓展劳务合作渠道

3日下午,南通的各县(市、区)分别与运城市盐湖区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苏锡通园区政法与社会事业局副局长张海峰特别激动,“这是我们苏锡通成立以来签下的第一份劳务合作协议,意义重大。”他说,苏锡通不少企业新开工需要人,“我们将和盐湖区加紧线上、线下联系,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也希望以此为起点,继续开发劳务基地。”

近年来,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我市已在全国88个人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建立劳务协作基地,5年来累计引进劳动力近50万人次。仅今年,我市就已从河南、山西、云贵、汉中等劳务基地接回了2万多名务工人员。

我市与山西的劳务合作开始于2016年,已经与运城、长治、临汾等多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近3年输送来通1万多人次。4日,我市又与山西运城、临汾及河南三门峡、陕西渭南共同签订区域劳务合作协议,以加强南通与黄河“金三角”的劳务合作与交流,促进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优势互补。

渭南和三门峡虽分属陕西与河南,但与运城地缘相近,协作交流由来已久,“把南通拉进我们的朋友圈,也是希望更充分地发挥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更充分的就业。”运城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社教说。

虽然劳务输入的规模较小,但三门峡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占云觉得,“多了一个选择总是好的”。他表示,将通过现有渠道加大推荐南通企业的力度,也会全力向南通推荐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我们每年劳务输出约130万人,也是个劳务输出大市。”渭南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杜文杰则表示,在将南通企业需求与渭南劳动力资源进行匹配的基础上,也希望有机会去南通实地走走看看,与南通人社部门分享交流就业创业工作经验,共同做好就业工作。

“我们虽相隔千里,但战略地位相近,发展目标相通,有着十分广阔的合作前景。”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朱卫东说,希望四省五市以此次交流为新起点,做好供需双方的信息采集发布、人岗匹配、跟踪回访等对接服务及职业指导、岗前培训、政策宣传等就业服务工作,同时深化校校、校企对接,采取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联合办学等有效形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互补合作关系,“南通也会给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大家‘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记者何家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