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晚报网新闻中心

我市各地第一时间学习贯彻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建设强支点,科技创新先要强起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全市创新发展大会后,我市各地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创新生态,让各类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各类创新要素良性循环、各类创新成果加速涌现”部署要求,理思路、谋良策,迅速形成共识:南通要跑出加速度、跑赢新赛程,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科技创新先要强起来。

“南通市创新发展大会激励企业创新,坚定了我们民营企业攀登产业高峰的信心和勇气。”从德国学成归来、回到家乡如皋创业的江苏卓远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峰博士说,当前发达国家实施技术封锁,正是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企业危中育新机的极好时机。他正带领科研团队主攻智能PVT碳化硅单晶制造装备、单晶衬底材料等产品研发,布局生态产业链,目标成为中国半导体晶体装备及相关材料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创新发展,离不开优良生态。企业、高校及各类科研机构、党委政府都是创新生态的构建者,也是创新生态的受益者。今年2月26日,崇川区科技创新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全省首家县(区)级科创委。南通市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崇川区科创委执行副主任胡永宁表示,今后三年,市北高新区将以南通市创新发展主引擎为使命,成为沿江科创带发展策源地,将奋力锻造科技创新产业,壮大汽车电子产业链、培育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打造生命健康产业园。

启东市启隆镇人大主席刘锦华说,启隆镇将借势崇明花博会的重大发展机遇,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传感器、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对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精品农业、现代农业等符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定位的”智慧农业”新模式创新的主体进行资金扶持。

海安市科技镇长团团长刘志国说,科技镇长团的成员们将全方位融入到海安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中,扫描企业难点痛点,积极发挥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项目资金争取的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发挥企业和高校间的“黏合剂”作用,同时定期组织好历届科技镇长团成员“回海行”,持续做深做实产学研合作,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呵护更多创新成果在海安生根发芽。

产业为创新提供沃土,创新为产业注入活力。如东县科技局局长胡连华说,如东激励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以中天科技为核心培育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千亿级产业板,以半导体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泛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同时,做强高性能、差别化、功能化的先进基础材料产业,重点研发特种合金、石墨烯等前沿新材料。

近年来,通州顺势发力,抢抓上海、苏南等地创新资源溢出,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三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的力量喷涌迸发。江苏华宇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宾义说,华宇印涂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全靠科技创新,下一步将搭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瞄准国际最先进的印涂成套设备技术创新,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5%用于技术研发。

企业是创新资源配置的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祐云信息技术海门有限公司CEO赵强透露,公司将结合所在地海门开发区产业特点,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组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方面的企业,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帮助传统企业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实现转型升级,让创新团队与传统企业共同合作实现双方的二次创业,打造集人工智能、智能模块、互联网、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等及应用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链,让更多的科创企业在这里成长。

科技创新离不开丰富的平台载体。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投促局负责人沈旭东表示,园区将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以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为核心,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家纺商贸中心、引领全球的创新创意设计中心、世界领先的高端家纺研制中心、链接全球的优质货品集散中心和产业先进、货通天下、宜商宜居宜业宜游的融合发展示范新城。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南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建华表示,开发区将紧紧围绕沿江科创带建设,坚持把沿江区域作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主阵地,切实加大对高新企业、科创型企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育力度,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同时,坚持把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优化政策体系,设立专项基金,推进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建设,切实拿出硬举措,提升软环境,更大力度招引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记者 赵勇进 杨新明 任溢斌 黄海 袁晓婕 陈可 陈静 徐爱银 杨钰颖 通讯员 许晓慧 顾健丽 梅丛婧)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