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晚报网新闻中心

65岁的她,坚强地撑起了一个家

丈夫多病缠身,儿女患有精神类疾病,家事件件都要操心——

陈桂芳空空荡荡的家。

19日,走进位于秦灶街道民安花苑的陈桂芳家中,入眼的便是几件老旧家具和老式木门,为数不多的物件衬托得家里空空荡荡。

陈桂芳今年65岁,如今的民安花苑是拆迁安置房。原先住在桥北村15组的陈桂芳就靠着家里种田维持生计,挣不了什么大钱,日常就买些素菜过过日子。“当时嫁过去的时候,我丈夫身体就不好。”陈桂芳一来到这个家,就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三高、糖尿病、银屑病、心脏病……这么多年,疾病缠身的丈夫上不了班,最多也就只能在家里做些煮饭的轻松活计,稍微减轻一点陈桂芳肩上的担子。可是每个月花在丈夫身上的药费,也要好几百元。

除了丈夫,陈桂芳还要养着家里的一对儿女,洗衣做饭,件件事情都需要陈桂芳操心。儿子今年已经39岁了,原本该是一个成熟稳重的依靠,可是儿子却自小患有精神残疾。“我们也带他到四院看过医生的。”陈桂芳说道。如今儿子每天都要靠吃药稳定情绪,一个月光开药也要近百元。而且儿子还患有高血糖,身体也不是很好,每日只有在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一顿助餐时会出门走走。

每个家庭对女儿的期待大约都是“贴心的小棉袄”吧,可是上天却再次和这个本就艰难的家开了一个玩笑。陈桂芳年仅29岁的女儿患有抑郁症,每日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也很少出门活动。“以前的药稍微便宜点,但是女儿吃了发胖,我就又去和医生说能不能换个药。”原先治疗的药物存在一定副作用,让女儿体型日渐变胖。陈桂芳考虑到女儿的健康和心理,便去医院重新咨询开药。每个月200多元的药费,减轻了副作用,却也加大了这个家的负担。

十多年前因征地拆迁,陈桂芳一家作为第一批拆迁户,搬入了如今的民安花苑安置小区。没有了田地,家里一下子少了一份“进项”,只能靠一点微薄积蓄和安置费度日。“一开始的时候,安置费每个月只有80块,后来加到120块。”陈桂芳介绍,虽然每年安置费都一点点在加,但也是直到近两年每个月才能有1000多元。

家里虽然申请了低保家庭,每个季度可以领取180元的粮油票,但是也平衡不了家里零零散散的各项支出。“我也不会多借,每次只要能撑过去就行。”这么多年,陈桂芳很少向亲戚借钱,只有实在撑不过去的时候才会借一点。2014年,陈桂芳的丈夫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才59岁。那段时间几乎要把陈桂芳压垮了,“家里最苦的时候,连盐都没钱买。”说到这里,陈桂芳渐渐红了眼眶、哽咽起来。

唯一值得安慰和庆幸的是陈桂芳还算健康的身体,还有能力和精力出去打点零工。在骨科医院外场打扫树叶和垃圾的临时工作成了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最多的时候能有1000元,少的时候只有20元一天。当被问到需要什么心愿物资的时候,陈桂芳腼腆地说:“希望能有点粮油这些最基础的生活物资就好。” 

记者江姝颖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