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载,把种子“种”进学生心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15日上午,作为如东高级中学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系列活动之一,全校2000余名学生在国旗下纷纷签字承诺:“国家安全 从我做起”。
11年前,2014年,如东高级中学在全国中小学率先设立“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这是我国第一批设立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中学。从此以后,该校在国家安全教育上不断探索,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典范。
“春回大地,通江达海的南通又迎来了品尝肥美海鲜的佳季。这片丰饶的海域孕育了无数鲜美的海味,令人垂涎……”
这是如东高级中学地理教师蔡春在该校高二(18)班的一堂地理课,她首先播放一段如东海鲜的短片,通过海洋资源切入,开始讨论海洋和国家安全的关系。
课程建设是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核心基础。中学要注重必修课程的显性切入与隐性融合,兼顾选修课程的分层开发与动态创新,同时注重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渗透。该校党委书记、校长王继兵说:“如物理学科结合核能讲核安全,生物学科结合外来物种入侵讲生态安全,信息技术课则融入数据安全知识……各科教师应根据我们的学科特点,深入挖掘国家安全教育的元素,使国家安全教育真正贯穿日常教学。”
“这是在如东洋口港LNG码头停靠的来自卡塔尔的LNG船,这艘船运来了11.5万吨液化天然气,可以供3000万户家庭夏季使用一个月。而我们知道,很多天然气产自海洋,如果这艘天然气船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到达洋口港,那这3000户家庭夏季供气怎么办?”蔡春以距离学校15公里外的如东洋口港LNG码头为例,为学生讲述海洋安全。在随后的课堂讨论中,该班级学生姜吴雨说:“作为如东人,天生对大海有着亲切感。我们小组讨论后,深知深海空间已成为大国争夺的新高地,我国当前的安全威胁也主要来自海上,因此,深海对国家国防安全意义重大。”
不断浸润:学生成为国安教育主体
课程体系只是如东高级中学国家安全教育的特色之一,该校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国家安全教育馆,推动学校国家安全教育进入纵深发展
2024年,如东高级中学国家安全教育馆开馆,该馆是全国首家为中学生建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专题馆。目前,依托于该馆的设立,如东高级中学成为我市“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现场教学点”,为前来参观的各地师生普及国家安全知识。
“2010年墨西哥漏油事件、2023年日本核废水排放、深海微塑料污染……”这已经不是该校高二(2)班同学陈秦第一次来馆内参观,但每一次参观,他都有新的收获。“和高一第一次参观时不同,我现在结合日常案例,对于海洋安全和科技安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陈秦说。
每逢假期,如东高级中学的孩子们都会走出校园,在身边普及国家安全,为国家安全发声。
高一(3)班学生周如浠空闲时喜欢在网上冲浪。她说:“在一些社交媒体上,我经常看到一些发言中有明显危害国家安全,甚至仇视党和国家的声音。只要看到这些现象,我就用我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逐一反驳,以正视听。”
高一(18)班学生黄赫文说:“寒假期间,我一有空就去社区和一些老爷爷老奶奶聊天,帮助他们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为维护网络安全实打实贡献力量。”
示范引领:国安教育品牌持续闪亮
2014年,如东高级中学在全国中小学率先设立“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这是我国第一批设立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的中学;2021年,该校成功申报省中小学“明理·守责”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基地……这些年,如东高级中学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从未停止过步伐。也正因为该校在国家安全教育方面的创新坚持,让该校毕业生报考方向不断聚焦国防科技等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专业。仅2023年,该校毕业生被军校录取12人、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防七校录取40人。
王继兵说:“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高中阶段重点围绕理解人民福祉与国家关系,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高中阶段正是系统化实施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强。”
11年来,如东高级中学创新推出国家安全教育学科融合课堂,将国家安全巧妙融入各门学科教学中,帮助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地理解国家安全的深刻内涵。
王继兵说:“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的新思路、新举措,以课程建设和活动设计为抓手,不断擦亮学校国家安全教育特色品牌,积极探索国家安全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高效机制,持续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国家安全教育。”记者沈樑
精彩推荐
南通举办首届青年就业节大型公益活动
海门区水利局开展系列访谈活动
苏锡通园区严抓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
如东千场宣讲润民心:社科专家基层行,百年党史巡回讲 ...
海安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崇川区科协:凝心聚智,奏响新时代科技最强音